第四一一章 祭天(2 / 2)

加入书签

然而,新式鞭炮和烟花爆了开来。

钱汝君看着这一幕,心思有点複杂。后世的汉人比较和平,所以没有把鞭炮,烟花向火药发展,火药的兴起,算是比较晚才发生的事。

但大汉是一个强汉的民族。

儒家也没有一统天下,更重要的是墨家门徒,在与法家竞争失败以后,还没有死绝。也就是科研的火花,还在持续者。或许一些东西的提早出现,会让这些人在灭绝之前,爆出火花。免去死亡的命运。

当儒家统一思想之后,难免出现了固步自封的倾向,与春秋战国时代,遇到未有之变局的先辈们,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。甚至直到现在,儒家思想仍然在求新求变,完成他们对政治变革所需的思想改革。

法家思想,一直为当政者所用。但在表面上,除了秦以外,大部分的国家和朝代,都会披上别的思想的影子。法家本来就是儒家的变种,说起来,还是儒家的东西。当儒家站上政治制高点后,排除异己,发挥得淋漓尽致。

其实大部分的读书人,并没有什么哪一家的概念,但他们学习,大部分是师徒制,传承了哪一家思想的人,自然而然就必须成为这家的支持者。抱团取暖,要不然,他的思想可能会被斥为异端邪说,这对他们的学术帝位影响很大。

与别的时代不一样,大汉初期,读书人很受尊重,甚至大学者,可以翘起尾巴,不理皇帝、丞相。

皇帝、丞相是要名声的。一个坑害读书人的名头,对于他们的政治举措,往往会产生不良的影响。

不过,皇帝和读书人的关係,跟钱汝君没关係,毕竟,皇帝并没有把钱汝君当读书人,而当一个生产者、预言者,还有一个女儿。

如果女儿能产生利益,而不是支出,她认为皇帝不会放过这一种关係。

也就是说,钱汝君对皇帝本身,并不是全盘的信任。

不是钱汝君对刘恒有什么意见。而是任何人成为一个领导人,他的行为的一部分,就已经不受他的控制了。而领导的群体和事务愈大,那这个不可控的因子就会无限放大。

虽然皇帝只管有几千万人。但是大汉很大,事务很多,管理的人很少。因为这个团体能参生的盈余还太少,没有办法支撑一个更有效的管理团队。

当烟火和鞭炮声结束,跟钱汝君预料的举城欢腾的场面不同,大部分人跪了下去,虔诚祝祷。这倒不是仪式所安排的。而是人民自发的举动。对他们来说,烟花和鞭炮太震撼了。震憾到他们以为,这是神明所发出来的声音。

他们没有直接跪拜钱汝君,已经是他们客气了。实在是钱汝君身边站了太多人,他们认为对神女跪拜还有道理,但对其他明显还算是凡人的人,是不太好。

因为对他们来说,跪拜这种东西,只有面对天神、地祇、人鬼、天子、长辈的时候才会用到。

可见得这个时代的人,高层到低层地位的落差,还没有后世明清那么严重,明显得保有一定的尊严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