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0节 曹操平黄巾(1 / 2)

加入书签

从当今大汉的政治阵营划分来算,以刺史刘岱与袁绍之间的关系,兖州可以看做属于袁绍的阵营。但是,那些老资格、实力强的兖州各郡大吏,例如张邈、鲍信等人,却并不愿意听从一个从别处空降下来的刺史的命令。刘岱的死,充分的说明了这一点。

可是,即使刘岱战死了,袁绍的影响力在兖州依然不小。虽然袁术也很想『插』手兖州事物,但在没有消灭或者打败刘表之前,袁术暂时无法将关注的重点放到兖州来。如果不想与占据了大半个冀州的袁绍翻脸,张邈、鲍信等人就必须在新刺史的任命上,给袁绍一个面子。所以,新任的兖州刺史,也必须是袁绍一方的人。

此外,新任刺史必须要能够立刻上任,还必须能力卓越,可以有效的指挥各郡联军对抗黄巾。黄巾军就在跟前,声势不小。军中的将士们,可不会理会各郡大吏间的种种龌蹉和暗谋。由于兖州刺史的阵亡,底层将士的士气可是大受影响。如果兖州军依然如同现在那样,一盘散沙、各自为战的话,怕是难免最终败亡一条路。

同时符合如此多条件的人,在天下间都并不多。可是如今在兖州的大军当中,却偏偏有那么一位。这位最好的人选便是:

——曹『操』。

曹『操』是袁绍的亲信小弟,本身出身于谯县曹氏一门,父亲曹嵩担任过三公,可谓是名门世家子弟。他在兖州当过地方官,而且与兖州的诸多州郡大吏私下里关系良好。特别是张邈、鲍信二人,对曹『操』的才能更是推崇备至。

虽然张邈很想自己坐上兖州刺史的宝座,却也知道有袁绍的反对,这件事是不现实的。而且。以张邈的军事才能,连他自己都没有信心能够击败黄巾军,安定兖州的局势。于是他退而求其次,当曹『操』手下的兵曹掾陈宫前来游说张邈时,张邈便很干脆的答应,一齐推举曹『操』出任兖州刺史。

至于鲍信。他的军事能力是够了。但在兖州士人当中,热衷武事的鲍信,可不是一个有威望的州刺史人选。以鲍信的出身,大半的兖州士人都不会对他表示臣服。鲍信本人也知道这一点,根本就没有考虑自己上位的可能『性』,而是全力支持曹『操』上台。

如此一来,有了张邈、鲍信这两位兵力强大的州郡大吏强力支持,原来从属于刘岱的治中、别驾等大吏也表示赞成,曹『操』终于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兖州刺史。对曹『操』而言。成为兖州刺史,不但让他得到了充足的地盘和发展空间,还有一个特别的效果。那就是:[]黄巾张狂70

曹『操』终于从袁绍的手下独立出来,成为地位相对平等的盟友。

袁绍对曹『操』的上任,可谓是有喜有忧。喜的是自己人曹『操』担任兖州刺史,避免了兖州倒向袁术一方。至于忧的,则是曹『操』的刺史之位并非来自袁绍的任命,而是兖州大吏的私自推举。凭借这一点。自此以后,曹『操』便有资格在某些问题上。对袁绍说“不”了。

对于后一点,许攸是看得最清楚的。他对袁绍说道:

“今孟德展足,如鱼入大海,自在遨游,不复为人所束矣!”

听了许攸的评价,袁绍微微一笑。不做表示。随后,他便以车骑将军的名义,从对抗公孙瓒军的前线大帐里,发出一封公文,恭祝曹『操』成为兖州刺史。

曹『操』升了官。这是好事。但是,他这个刺史能不能继续干下去,还是要取决于接下来对黄巾的战事结果如何。

其时,黄巾军由于被兖州军拖住,无法四散掠食,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粮食短缺问题。数十万黄巾军的统属极其复杂,光凭张饶、楼异、于毒三人,完全无力有效的控制局势。

于是,张饶、楼异、于毒三人,也由于部下间分赃不均之类问题,所产生的一些小摩擦,开始闹起了矛盾。若非此前击杀兖州刺史刘岱的战果,使得黄巾军大受鼓舞,只怕青、徐、兖三州的黄巾军,都要相互分离,各走各的路了。

曹『操』并没有被升任兖州刺史的喜事,给冲昏了头脑。他深知敌我双方的军力虚实,在临危上任以后,一改刘岱此前主动出击的战略,开始与黄巾军玩消耗战。这种战法看似消极,其实正好掐中了黄巾军的软肋,可谓高明之极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