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节 一个简单而复杂的问题(2 / 2)

加入书签

就像大家走在路上,不会关注一棵草,即便踩死也不会在意。

这样一来,注意力就转移了,纠结和焦虑就会消失。

接下来要面对的问题就是:假如他没有考到100分,是不是会特别痛苦?

答案就是:痛苦会减轻很多,回复到正常水平。

此话从何说起呢?

再来看一个例子:

如果说,有个人在走一条路之前,就听说这条路上有十分危险的陷井。

那么,他在走这条中的时候,一定会小心翼翼,如屡薄冰。心中想像着踩到陷井的不好结果。

这就导致了紧张和焦虑。

如果他真的不幸踩到了陷井,反应会如何呢?

答案一定是非常恐惧和痛苦的。

为何?

这就像是一种共鸣一样,很突然,程度也会成倍增加。

踩到陷井正好验证了开始的担心,痛苦的程度就成倍增加了。

但是,如果要消除这种紧张,该如何做呢?

最好的办法又是“无所谓”。

反正是一死,来吧!

这样一来,踩入陷井后的恐惧可能没那么强烈了。

但是,人一旦对痛苦无所谓,对快乐也就没那么期望了。

这是消除强迫和焦虑的方式,但也是招来抑郁的方式。

再来看另一种心态——坚信自己不会踩到陷井,或者坚信路上没有陷井。

假如真的让他踩到了,反应会如何呢?

答案是:痛苦和恐惧比前一种情况小得多。

为什么呢?

我想不难回答:因为他坚信没有陷井,所以注意力会转移到别的事情上。

当他踩到陷井后的第一反应,我想各位应该都亲身经历过。

那就是当自己遇到一件从来没想过可能发生的事时,第一反应不是害怕,也不是无所谓,而是懵懂。

然后才可能是害怕和痛苦。

我想,当一个人懵懂的时候,应该是感受不到痛苦的。

所以,他所经历的痛苦,要比前一种情况要少一些。

前一种情况是从头到后都痛苦和恐惧;而第二种情况至少第一反应不是痛苦和恐惧。

所以,综合起来看:当坚信一件事的时候,容易转移注意,不会纠缠和焦虑;即使失败后,痛苦也少一些。

两全其美。

这对于那些承受不了稍多赞美的病态人格来说,也是如此.

他们在面对稍多的赞美时,和面对打击一样,是难以承受的,异常不安.

但如果像上述那样:开始无条件自信,没有过多关注;如果获得他人的认同,也只是一份意外而懵懂地惊喜;而不会太过不安和焦虑.

对于疾病来说,同样遵循这个答案。

这就是统一矛盾的唯一答案。

再比如说患者对心理医生的态度.

他有时会把心理医生当成完美的那100分.

如果有人反对心理医生的理论,就像要他放弃考100分那样焦虑和强迫.

同理,他也只要坚信心理医生是完美和正确的,就足够了.

再深入一层,心理医生就是他父母的替代.

他只要坚信父母永远是爱自己,自己永远是父母独一无二的孩子便可.

这是无可厚非的.

由此可见:患者看到某些模仿自己心理医生的现象和人,或者说了他根据心理医生的指导,领悟出来的东西,会深恶痛绝.

其实就是:他害怕那些人模仿自己,抢走自己的父母.(根源来自兄弟姐妹之间,对母爱的分享;更深一层是因兄弟姐妹的出现,意外暴露了原本只最宁静、最朦胧美妙的母子之情,意外地导致“外来侵扰”。母爱隐秘地转移到外界。从此极为关注兄弟姐妹对母爱的分享,嫉妒与攀比之心由此产生。)

只需坚信便可,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.

但如果不知道这层心理含义,常人甚至包括大多数心理医生可能就会教导他:"你太小气了!自己领悟的东西,别人就不能领悟了吗?"

但事实上,自己的父母,能够为别人所有吗?

肯定是不能的.

患者的执着没有错,问题只在于对这份执着不够自信,一定要寻求证明.

但是,却不要以为问题就到此结束了。

我所说的坚信,绝不是普通的那种信心,而是一种近乎无条件的信心。

对于过度思索一些细微事件的强迫症患者,过度思索人生意义的抑郁症患者,这种无条件信心尤其重要。

可是,到底什么是普通的信心?什么是无条件的信心?

有何区别?该如何恢复?

坚信考100分,这只是我举的一个过渡例子而已。

大家可能极易理解成:以后在生活中遇到各种挑战和考验,只需坚信一定成功便可既不焦虑、也不会失落。

但现实可能并非如此,那些考验你的人,一般都是外人,你再坚信,也不能达到无条件。

如果仅是停留在字面意思“坚信”,而不是依靠记忆,不可避免会是生硬的。

而应把这种“坚信”从外界转化到一个真正“无条件”的地方——血缘——一种确曾有过、与生俱来的记忆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