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六章 刘秀金口玉言(2 / 2)

加入书签

从此,这个村子,西头公鸡早上四更打鸣,东头公鸡早上五更打鸣。都是因为刘秀的金口玉言。

刘秀急急忙忙地趟过白水,到一个叫麦仁店的地方,东方泛起玫瑰红的霞光。他闻到一股香味,就顺着袅袅炊烟找到了正在熬麦仁汤的大嫂。

大嫂好勤快,一边做饭,一边唱歌:“月亮走,我也走,我给月亮赶牲口,一赶赶到马山口”见到有陌生人,大嫂马上不唱了。她疑惑地看着刘秀,不知如何是好。

饥肠辘辘的刘秀硬着头皮请求道:“大嫂,我是过路人。想请您施舍一碗麦仁汤充饥。”

大嫂左右为难地说道:“好兄弟呀,你可知道,这麦仁汤要熬,滚上三遍才能熟呢。常言说得好,性急吃不了热粥。你就等一等吧。”

等?真是急不可耐呀。刘秀火烧火燎地说想到,等到王莽赶上,就要人头落地,这可是只争朝夕的事情,要不就会命悬一线。他顺口说道:“大嫂,这麦仁汤一滚就熟了。”

锅里泛着浪花,麦仁汤已经滚了。但是,只一滚。大嫂盛一碗递给刘秀,果然麦仁汤一滚就熟了。这就成全了他。有麦仁汤果腹,他有了气力,继续赶路。有了刘秀的金口玉言,麦仁店的麦仁汤从此一滚就熟了。

刘秀谢别了大嫂,在一片野地的田埂上奔走。眼见王莽追了上来。他无处躲藏,仓皇之中野地里堆放着马齿苋,于是钻进了野草丛中。

王莽好像看到了刘秀的身影,怎么突然之间消失了呢?他四处寻找,不见刘秀的踪影。

刘秀屏住呼吸,心中暗暗祷告道:“千万不要被王莽发现了,可不要被出卖了。”

刚好有一条蚯蚓发现了刘秀藏在马齿苋的野菜垛子地下,便幸灾乐祸地叫道:“根儿下,根儿下”

这声音引起了王莽的注意:“什么?根儿下?”他顺着地山沟寻找。

恨之入骨。刘秀只怕被出卖,结果这蚯蚓成了叛徒。他伸手挖了蚯蚓的眼睛,撕下了蚯蚓的嘴巴,心中骂道:“让你这当叛徒、出卖好人的蚯蚓,子子孙孙不会有眼睛,不会有嘴巴,什么也看不到,什么也不能说。”这就成了出卖好人的下场。

因为刘秀以后真的当上了皇帝,当然是金口玉言,所以蚯蚓从此就没有了眼睛,没有了嘴巴。

幸亏王莽并没有听出蚯蚓的话。他只好到别处寻找刘秀了。万幸啊,刘秀躲过了一劫。趁王莽到别处去了,刘秀就钻出马齿苋草堆,夸奖道:“马齿苋呀,马齿苋,你救了俺刘秀的命,我封你生生不死,见到泥土就活。”马齿苋的生命力如此顽强,见到泥土就活,是因为它曾经搭救过皇帝,立下了功劳,受到了皇封。

刘秀返身钻进一片芦苇丛。这里到处是水,没有桥。那些可爱的小虾,躬着腰身,一个连接一个,搭成一座小桥。

刘秀小心翼翼地踩桥而过。刚才,他手里拎着从蚯蚓身上挖下的眼睛的嘴巴,因为慌乱,只好将蚯蚓的眼睛顺手给了马虾,所以马虾的眼睛很长。刘秀又将蚯蚓的嘴巴抛给了树上的蝉。所以,蝉总是叫道:“知了知了”它是否知道了与人为善的道理?

在一片芦苇从中穿梭,刘秀本想找到一匹快马从而摆脱王莽的纠缠。他四处望去,不见一只动物,便唉声叹气地说道:“即便有一只猴子也好,让猴子变成马,我就有坐骑了。”

说着,果真出现了一只猴子,那猴子在芦苇从中涉水,“噗嗵”掉进水中,钻出来时变成了一匹骏马。

这下子,刘秀就能摆脱王莽的追杀了。因为,他到处逢凶化吉,最让他感动的还是阴丽华,在告别了新野时,他经过二十八宿的协同,终于当上了皇帝汉光武帝。

为了感恩阴丽华,刘秀当上皇帝后派出两名传令官到新野传圣旨此地世世代代出娘娘。并且,刘秀还特意为拥有梅花玉杯的窦氏兄弟送去了一件紫衣,以表怀念紫气东来的旧情。从此,紫衣和梅花玉杯代代相传。

闹出玩笑的是,来自皇宫的两个传令官竟然是一对糊涂虫。他们来到阴丽华的故乡,受到这里乡亲们的热情招待,竟然喝得酩酊大醉,那皇上的圣旨也弄丢了。情急之下,两人才想出了一个弥补的办法,改成皇上口谕。

一号传令官当场宣布道:“皇上口谕阴丽华故乡世世代代出”出什么?他竟然忘得一干二净,便支支吾吾地说道:“皇上口谕阴丽华故乡世世代代出石匠、窑匠。”他把娘娘记忆成了石匠、窑匠。

二号传令官觉得弄错了,便当场宣布道:“皇上口谕阴丽华故乡世世代代出”出什么?他也忘了了娘娘,便呜呜啦啦地说道:“皇上口谕阴丽华故乡世世代代出和尚。”

但是,一号、二号传令官并没有忘记将汉光武帝赐封的紫衣,交给梅花玉杯的传人。

说来也巧,这里雕刻汉画像石和烧制汉画像砖的人越来越多,他们不是石匠和窑匠么?并且,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