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2章 教学(1 / 2)
第四十二章:
既然来到这个时空,就得遵循这个时空的规矩,而且作为来学艺的人,更应该自律谨慎,勤勤恳恳。虽然,卫洋很想一闭眼一睁眼,自己就学成回家。甚至他还郁闷着孙思邈孙神医为什么投胎那么早,要是晚点的话,自己只需要抽取对方一部分的灵识就搞定了。哪里需要千里迢迢跨越千年来唐朝啊。
早饭卫洋本想做个陕西油泼面,但想到正宗油泼面需要自己做面条,而李丰吃过饭后还要赶早进山,所以最后干脆改成臊子面了。
反正面条是现成的,臊子的话,油泼辣子加羊肉,再来一些香菇木耳,青菜和野葱之类的作料就搞定了。
干粮,卫洋给李丰做了土豆丝鸡蛋卷。就是先把土豆丝做成清脆的酸辣土豆丝,然后再卷入鸡蛋煎饼中。
这样吃起来酸辣可口,很开胃不说,也耐饿。
切土豆的时候,卫洋忽然想起,这土豆唐朝似乎没有。
仔细想想,犹记得以前看过的一本关于唐朝的历史小说,上面写美食的时候,主人公将唐朝初期的美食批的一无是处。
因为现代的各种蔬菜这个时代没有就不说了,唐朝还没有玉米,没有红薯,连南瓜和西瓜都没有,冬瓜倒是有,可它老人家这会儿还在南方丛林里呢。
除了各种引进的名为番菜的蔬菜,主要的粮食作物就是水稻,小麦和粟米之类。
呃!于是当时卫洋就郁闷了,读书的时候他没怎么仔细想过,看到小说上写的,才意识到原来自己一直以为的地大物博的华夏大地,其实一开始是很穷的?
想想要是红薯,土豆和玉米这样的具有粮食作物功能,又各种不太选择土地质量的农作物早点出现,那么历史很有可能就要改写了。
切完五个土豆,确定今天连午饭想吃的土豆丝鸡蛋卷都够了,卫洋依然的将剩下的装回了空间,这东西不属于这个时代,自己借着空间的便利能带过来就不错了,还是别太圣母的贡献出去让人种植。万一历史改变什么的,那他就是罪大恶极。
在这个时代的烹饪水平太贫瘠的情况下,早饭卫洋又以他三流的水平赢得了各种赞叹,不管是孙思邈还是李丰都拿出牛人两个胃袋儿的架势,将半锅面条给吃了个干净。就这还一人又来了两个土豆丝卷饼才叫够。
“这个什么土豆丝卷饼很不错。”孙神医拍拍肚子摸摸嘴,一脸的满足,完了又看向正装干粮的李丰,“小丰啊,一会儿别都带走了,老道今天还要上山采药。”
“啊,先生,你不是说今天在家晾晒昨天采的吗?”李丰拿着荷叶包,说话间已经装了五六个卷饼了,那速度,生怕晚一点别人就给抢住了。
孙思邈眼盯着李丰的动作没有阻拦,但身体已经不由自主的往橱柜方向去了。不一会儿也拿出一个荷叶包来,走过去要给自己装干粮。
李丰看到孙思邈的样子,知道自己想要将盆里的十几个卷都带走是不可能了。留念的看了一眼,才笑呵呵的对卫洋道:“洋洋,今天哥哥一定给你打一只又肥又大的野猪回来。”
卫洋:-_-!小爷看着是那么想吃野猪肉的人吗?╭(╯^╰)╮哼!不过,别说,小爷做人的这些年还真没吃过野猪肉。
“小卫,上午你就跟着我去采药吧。”孙思邈将五个鸡蛋卷小心翼翼的包好。虽然他的医术很好,但作为平民吃细粮的时候还是很少的,再加上时常要接济一些穷苦人家,孙老道对于吃细粮很是仔细。
并且他发现卫洋拿出的东西,总是特别的香甜,吃了之后似乎还对他的修为有帮助。至于卫洋能莫名其妙的拿出东西,这个他想想就不那么惊奇了,毕竟对方是一个能穿越时空的修道者,身上有件传说的储物神器也不为过。
卫洋对于孙老道的提议没有意见,况且根据他吸收的灵识记忆,中医更讲究和注重实地教学,要真坐家里拿本书,弄几个教案什么的,就算到时候满腹经纶,也只能是纸上谈兵。
在现代的时候,人们常说,找中医就要找年纪大的,这其实不是没有理由的,因为自古以来中医都是越老越香,越老给病人看病治病也越是老道。毕竟中医不像西医那样,会用仪器就行,各种仪器齐上,然后再来个对号入座就搞定了。
别的不说,我们就拿诊脉来说,这个在现代人所谓的常识里,应该是中医的首门功夫,可惜,就是这个首门功夫,很多行医了好多年的中医,也不一定能手到病出。不同的人,不同的脉象,不同的病,不同的脉象,光这一点,就够很多人用一辈子来学了。
虽然有句话说:学医三年,天下无不可治之病。
但不还有一句话不是也说了:行医三年,天下无可治病之方吗?
从这就可以看出,学习中医或许纸上谈兵,只沾皮毛很容易,但想要深入懂得中医,并非一朝一夕的。
所以很多时候,中医弟子都用经年累月的给病人看病积累经验,从而慢慢成就一代神医。
不管怎么样,对卫洋来说,他现在肚里是有点中医知识,但想要出神入化到可以为他自己看病,进而炼丹,却是需要在眼前的这位经过历史验证的药王孙神医这里深造一番。
送走李丰,孙思邈给卫洋找个了背篓,就领着人出门了。
四月的暮春时节,其实很多草药都还没到采摘时节,但孙神医的药一向是他自己亲手采摘,晾晒到配置,所以药材几乎从来都是紧缺的。
不过今天这一趟主要在于对卫洋进行一番医药知识的考察,进而教学。
如果按照正常情况,事实上,就算孙思邈是位慈善厚道的神医,也不可能这样收徒的第二天就快速进行教学的,更别说卫洋还是个外时空的来者。
之所以有这么一出,更多的或许昨晚事件之后的愧疚。
从山脚采了一根,紫白色花骨朵,长得跟排队的铃铛似的野草,孙神医转身将其递给卫洋。
卫洋一开始还不明白这位神医这是个什么一样,路边的狗尾巴草也比这个好看吧。
走在前面的孙思邈,三步之后见背后还是人说话,回头一看,呵!他的小徒弟还在纠结那花好不好看呢。一巴掌拍过去,忍笑道:“你当是出来春游啊,赶紧给为师说说,这是什么,有什么作用。”
哦!原来是要考他啊。卫洋恍然。
↑返回顶部↑